本网讯 七月的龙虎山下,泸溪河畔草木葱茏,红色印记在绿意中愈发鲜明。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智铜道合”实践队走进上清会师滩,以一场沉浸式的红色走读,开启暑期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在历史现场追寻先辈足迹,重温赣东北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
上清会师滩,因1933年那场意义非凡的红军会师而永载史册。正是这场会师,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精神基因在此深深扎根。
在庄严肃穆的上清会师纪念碑前,实践队成员敬献花篮,向革命先辈致以深切缅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聆听上清会师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从会师前的艰难行军、战略决策,到会师后革命力量的壮大,一个个历史细节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卓越的军事智慧。
斑驳的战斗遗址、泛黄的历史照片,成为跨越时空的“教科书”。队员们仿佛置身枪林弹雨的战场,看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坚毅身影;仿佛听见乡亲们踊跃支前的铿锵呐喊,真切触摸到赣东北精神中那股穿透岁月的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会师滩前,全体实践队员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泸溪河畔回荡,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庄严承诺,更是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的决心表达。宣誓结束后,队员们在此合影,让镜头定格下这场与历史对话的深刻瞬间。
实践中,6名队员结合所见所感,分享对上清会师的理解,共同挖掘更多红色记忆。其中,实践队员钟心伊同学的感悟尤为动人:“陈仁洪受伤后仍执着会师的故事,让我读懂了两种力量——信念的重量,是他忍着剧痛也要奔向‘胜利希望’的坚守;团结的温度,是战友们在渡口守望相助的默契。这像极了现在的我们三下乡,顶着烈日调研、分组协作的模样,心里都揣着‘要为老乡做点实事’的念头。当年战友们在渡口等他,就像咱们分组干活时,谁的任务重了大家主动搭把手,这种“不丢下一个人”的默契,和红军会师的守望相助很像。”
此次重走上清会师路,是一堂深刻的“行走的大思政课”。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聆听故事,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将赣东北红色精神内化为前行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文/ 钟章亮 图/ 陈圆圆 徐林旋 审核/ 朱丽琪 汪涵荇 黄谷谷